欢迎来到广西听力言语康复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康教园地>>康复咨询

康教园地

联系我们

广西壮族自治区听力言语康复中心

联系电话:0771-3141916

电子邮箱:tyzx_bgs@gxdpf.org.cn

地址:南宁市西乡塘区罗文大道48号

语训科康复咨询

作者: 发布于:2019/3/19 上午11:06:55

 

问题一:我家孩子17个月查出重度听力损失,刚配了助听器,可能是他不喜欢戴,一戴上就哭,往下扯,我想就先不给他戴了,等他长大了懂事了再戴。

答:原因分析:

1. 对于刚开始佩戴助听器的幼儿来说,可能是未适应耳膜塞在耳朵里的感觉,所以对佩戴助听器产生抗拒。

2.孩子戴上助听器初始,有可能对听到的各种陌生声音感到害怕,所以他不喜欢戴上助听器。

3.家长需要回忆自己给孩子佩戴助听器时,是否用力过大,又或者声家长给孩子戴助听器的时间是否过长,都有可能是孩子不喜欢戴助听器的原因。

建议:在给孩子佩戴助听器时,可以尝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慢慢适应。在佩戴的时间上,可以遵循每天从佩戴两个小时、到增加至半天、最后进行全天佩戴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佩戴助听器时,可以使用一些润肤乳的东西帮助耳膜的佩戴,减轻助听器在佩戴时对小耳朵的摩擦,家长要熟练掌握戴助听器的方法及技巧;家长还可以和听力师沟通,调节助听设备音量,帮助孩子逐步适应佩戴助听设备。

问题二:我的孩子一和我说话就看我口型,我一遮口他就跟着我遮口,模仿力太强了,他以后会不会也和别人说话的时候遮着口啊?

答:原因分析:

1.助听设备的补偿不够,以致孩子听不到或者听不清;

2.聆听习惯未养成,依靠看话才能确认信息。

建议:1.持续关注孩子的助听补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听力师联系。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听觉优先,对于看话严重的孩子,适当的遮口是要有的。

3.如果是发生在与孩子进行学习的时候,那么我们可以采用引导孩子用目光关注学习内容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4.为避免孩子模仿遮口,可充分使用强化物,即当孩子看到妈妈的遮口也要模仿的时候及时给玩具进行强化,不让孩子有模仿的机会。待孩子养成聆听习惯,妈妈就没必要遮口了。

问题三:平时在校园或小区里遇见别人时,他都不打招呼,也很少使用礼貌用语。想问问老师应该怎么办?

答:原因分析:

1.这一情况在很多孩子的社会活动都会出现,家长不必过度担心。

2.沟通中的礼貌用语使用需要进行习惯的培养,这是一个中长期的学习内容。

建议:家长在生活中进行充分的示范,如遇见人就主动大声的说你好!,同时结合丰富的表情和到位的肢体动作,帮助孩子理解在打招呼的情境中可以这样进行,假以时日,孩子在生活中自然地模仿、习得,有机会就刺激孩子主动表达的意愿,对孩子以后社交活动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问题四:我们孩子右耳植入耳蜗半年了,听东东妈妈说:即使右耳植入耳蜗了,另一只耳朵也要戴助听器;可是芳芳妈妈说:戴了耳蜗就够了,不用在另一只耳朵戴助听器,我都不知道谁说的对了。

答:相关研究表明,双耳佩戴助听设备较单耳佩戴有明显的优势,如增加孩子的声源定向能力、提高孩子在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能力、预防另一侧耳的听觉退化、改善音质、使孩子更加轻松与人交流。

问题五:家长向老师诉苦:孩子回家都不愿意跟他一起复习学校里教过的内容,一看到妈妈拿出作业本来就趴在床上装困了要睡觉。可是不复习怎么能巩固能力和不断进步呢?

答:原因分析:

1.训练时间是否过长,没有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

2.训练单一重复,缺乏趣味性。

3.是否以测试性问题为主。

4.玩教具的准备是否充分,具有趣味性。

建议:1.每天选择固定时间练习,保证训练有序且高效;2.邀请家中其他成员一起参与,活跃气氛,增加示范的作用;3.根据听觉口语法所学内容进行情景教学,让孩子的学习更生活化、提高趣味性;4.考虑孩子注意力的年龄特点,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问题六:我们单位的工作量很大,我每天都累得很,而且还要做家务,实在忙不过来,只能靠老师在康复机构给孩子上课教了,这样会不会影响孩子进步啊?

答:

1.戴上听辅具不等于孩子听力恢复正常,也不等于孩子能听清楚声音,不代表孩子能听懂声音的含义,更不意味着听懂了就会说,能说出来不表示孩子就能把话说得清楚。因此,听障儿童的听觉言语康复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家长和其他团队成员(包括康复教师、听力师)全天候的关注与合作。

2.康复教学中运用的听觉口语法非常重视家长的深度参与,因为家庭是孩子人生历程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终点。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是康复教师在孩子康复教育的重要伙伴!家长与孩子相处的亲子互动时间相较于孩子与教师在一起学习的时间更长,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人,能够协助教师作出康复教学上的正确判断与决定。

3.有效的听能管理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并且主要由家长完成,康复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帮助。

4.教学目标的复习和拓展延伸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即使孩子在课堂上达成教师制定的目标,不代表孩子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稳定掌握这一目标,这就需要家长及时的输入与巩固,而这一任务只能由家长完成。

5.家长的深度参与合作,可以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面包括了家长对教学目标的预习和复习,家长在家里对于目标的拓展和延伸,这些都会对下一次个别化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6.听觉口语法要求家长帮助儿童将聆听和口语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利用自然生活情景来帮助孩子学会听和说,并不是像在学校上课一样需要一板一眼地坐下来拿教具教孩子。比如听觉记忆,就可以在每天的吃饭时用轻松的游戏方式来进行。(如:请孩子听指令拿餐具或者拿一些生活用品等)又比如听觉描述可以放在和孩子猜谜语的游戏中进行(但要注意并不是让孩子猜谜语)

7.综上,家长是听障儿童永远的支持者,家长需要学习必要的康复知识与技能,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拓展和延伸。如果不及时进行高质量的听觉言语康复,一旦错过了孩子的听能和语言学习关键期,孩子要学会听和说的难度将大大提高。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听力言语康复中心 联系电话:0771-3141916 地址:南宁市西乡塘区罗文大道48号 电子邮箱:tyzx_bgs@gxdpf.org.cn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13005744号-2 广西网警ICP备案号:45010402000027 公安机关备案号: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