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一、如何预防孕前或孕中宝宝的听力损失
婚前一定要接受常规体检。母亲在孕期和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在正规定医疗单位接受检查、指导、治疗。一方有听力问题或者家族中有听力障碍者,孕前双方都要进行常见耳聋基因筛查,孩子出生后一定要接受听力筛查!最好同时接受耳聋基因筛查,如果听力筛查有问题也不要紧张,请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复筛或进行听力跟踪。
二、如何预防耳部外伤
耳廓暴露于头部两侧,容易遭受各种直接的外伤。
(一)注意各种可能的利器(如刀、斧、锤)的操作,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撞击耳部。
(二)遵守交通规则,避免交通意外对孩子造成损伤。
(三)不要自己或请非专业人员挖耳。
(四)看好自己的孩子,防止将异物放入外耳道。
(五)远离爆震场所,尽量不要放鞭炮和长期用耳机听大音量音乐。
(六)请专业人员指导跳水游泳。
三、如何预防中耳炎
中耳炎仍然是各地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的主要病源。咽鼓管阻塞、感染是主要病因。
(一)积极治疗各种原来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
(二)如果儿童有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经过检查可以在医师建议后接受积极治疗,如果有适应证可以实施手术治疗。
(三)教会孩子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四、如何预防药物中毒性耳聋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以往我国耳聋(尤其是聋哑症)的重要病因之一,就是耳毒性药物中毒。耳毒性药物主要损伤内耳,会影响到耳朵的两大重要功能:平衡与听觉。
耳毒性药物中又以氨基苷类抗生素造成耳聋为多,常见的有: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等,其中新霉素毒性最大。由于这些抗生素无需作皮试,而且价格便宜,因此在广大农村地区应用非常普遍,尤其对于小儿患者。
如果耳中毒以前庭为主,则以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如走路不稳、眩晕等。若损坏以耳蜗为主,则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由于小儿往往不能及时觉察听力下降,常常导致言语发育迟缓,粗心的家长经常认为“贵人语迟”而耽误了干预的最佳时机。
同时耳毒性抗生素有明显的个体易感性,即有人长期使用而听力不受影响,而有的可能一次小剂量使用就可以造成严重耳聋。同时也发现耳毒性药物中毒有一定的遗传性,且常常是母系遗传。耳聋可以发生在用药期间,也可以于停药后发现,而且在停药后1年仍可继续恶化。
由于耳毒性药物所致的耳聋是直接损害内耳的感觉神经细胞所致,而人体的神经细胞一旦死亡很难再生,所以至今尚未找到治疗此类听力障碍的有效方法。因此,要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
(一)首先,医务人员和家长一定不要滥用抗生素,尤其是有耳聋家族史者,至少在用药以前咨询耳鼻咽喉或听力学医师。严格掌握氨基苷类抗生素的适应证,非绝对必要时不应轻率使用,更不应作为预防性用药。
(二)非用不可时,采用最小的有效治疗量,不要一次性大剂量给药,同时要及时停药。
(三)已经发现问题(耳鸣、恶心、头晕等),及时确诊,予以治疗,无效者予以干预。
(四)发现耳中毒现象时,不能用另一种耳毒性抗生素替代,更不能交替使用两种以上的耳毒性药物。
(五)禁用耳毒性药物滴耳剂。
(六)如果发现孩子的听力不好,应及时到正规的医疗单位,进行诊断,并根据不同的疾病进行相应的治疗。比如对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可以切除肥大或经常发炎的扁桃体和腺样体。
(七)即便是孩子的听力差而药物无效,也可以通过使用助听器或者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以及康复训练,使孩子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开口讲话与人交流。
五、如何预防遗传性耳聋的发生
科学研究显示,超过50%的耳聋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还有25%的耳聋是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所致。
通过耳聋基因检测,查找耳聋病因,对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者及其亲属采取科学的婚育指导和产前诊断,阻断耳聋基因在两代人之间的遗传,对耳聋患者及其家庭进行遗传咨询,从而促进聋人康复,减少聋儿出生。
耳聋基因检测,仅需要采集受检人的2-5毫升血液就可进行相关检测。
需进行耳聋基因检测的高危人群:
(一)聋人及其配偶(即使配偶听力正常也需要)
(二)聋人的后代(即使后代听力正常也需要)
(三)聋儿及其父母(即使父母听力正常也需要)
(四)药物性耳聋的母系亲属(母亲、姐妹、兄弟、姐妹的子女、母亲的姐妹及子女)
(五)正值婚育期的聋人直系亲属,或亲属的子女(即使听力正常也需要)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听力言语康复中心 联系电话:0771-3141916 地址:南宁市西乡塘区罗文大道48号 电子邮箱:tyzx_bgs@gxdpf.org.cn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13005744号-2 广西网警ICP备案号:45010402000027 公安机关备案号: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