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听力言语康复中心
联系电话:0771-3141916
电子邮箱:tyzx_bgs@gxdpf.org.cn
地址:南宁市西乡塘区罗文大道48号
之二: 《有最好的耳朵,才能听到最好的音乐》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失聪和听力损伤的事实档案》表明,至少有1/2的听力损伤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听力保护重在预防。那么,对于音乐爱好者来说,怎么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听力呢? 一、树立健康的耳朵保护意识:这个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简单的事情,只是需要一点点的控制力。合适的音量,应该是你在正常环境里(正常环境是指白天的日常室内环境)的听音大小,如果你在正常环境里都听的很大声那只有两种可能。 1、你的音乐观念不够正确,任何音乐都不是说越大声就越好,而应该是恰恰好能把细节表现出来还不达到过载的程度。 2、你的耳朵已经听力下降了。这两种情况下都需要减小音量到正常范围,并且约束自己习惯,否则就会进入越大声耳朵越差,耳朵越差越大声的恶性循环。 也许还有人反驳说为什么我听很大声,而且经常听,耳朵都没有问题呢?回答是,人的耳朵,尤其是在青年时期自修复能力很强,所以过载之后的短期反映不是十分突出,而且耳朵好是要做医学测试才能判断的,个人主观臆断不能作为标准,你现在没问题,不能说明你10年后进入中年了耳朵依然很好。 所以,标准化你的听音才是正确之道。日常环境下的听音规范了以后,在吵杂环境里可以适当的提高随身听输出的音量,但是范围幅度应该控制在25%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依然无法听清。那么正确的方法是应该采用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1、更换耳塞或者耳机,平头耳塞和开/半开放式耳机的隔绝外界噪音的效果比较差,所以选用封闭式的耳塞耳机是比较理想的,一般使用者在外界噪音过大的情况下都不会将随身听音量调到过大,这方面上讲的确保护了耳朵,但是同时请注意,外界噪音被隔离60%就意味着外界警示提醒的声音信号同样要被过滤掉60%,所以存在不安全隐患,请格外注意! 2、便宜便捷的解决方案,为了你的健康,请您关闭随身听,拒绝在过分吵杂环境下的使用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二、培养劳逸结合的欣赏习惯:乐迷爱音乐可以不吃饭不休息,一直听下去,听的要死要活,这种精神虽然很执著感人,但是笔者并不提倡如此,听音乐如同看书或者锻炼,都讲究劳逸结合,过长时间的聆听会造成耳朵压力过重超负荷工作,造成听力损失损害健康。 我估计很多朋友都有听音乐时间长了听到耳朵“出油”的境界,实际上这“油”就是耳朵自我保护而分泌的物质,这也是一种信号,告诉你,我累了,需要休息;而且人的耳朵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适当的休息能够将你的耳朵保持在一个灵敏、健康的状态,成为“金耳朵”是很多喜欢音乐朋友的梦想,保持耳朵的状态是这个梦想的前提,所以注意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根据音乐类型的不同,长短有不同,过分激烈的音乐,比如摇滚、快速流行音乐、大动态交响乐等,1小时左右应该休息一下,也就是听一张CD的长度应该休息15分钟左右,轻音乐,人声,较慢的流行音乐等可以100分钟左右休息一次。并且不要天天都使用,当然根据耳塞耳机器材的不同时间也有变化,上面说的时间是标准耳塞的长度,插入耳道的密闭式耳塞应该减少20%的时间,而耳机可以适当的增加15%左右的时间。 说了这么多,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大家爱护自己的耳朵,因为我们始终坚信“有最好的耳朵,才能听到最好的音乐”。 文章来源于网络
主办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听力言语康复中心 联系电话:0771-3141916 地址:南宁市西乡塘区罗文大道48号 电子邮箱:tyzx_bgs@gxdpf.org.cn
工信部备案号:桂ICP备13005744号-2 广西网警ICP备案号:45010402000027 公安机关备案号:桂公网安备 45010702000492号